在一场以100比69的比分大胜印度、小组赛的最弱对手,尽管中国男篮取得了31分的巨大胜利,但我们能够收获和反思的确实不少。经过这场比赛后,男篮与球迷们明白了三件重要的事情。
首先,固守两个内线是明智之选,单一的“大小阵容”并不可行。在与沙特的比赛中,郭士强曾在第四节对阵容进行调整,把王俊杰按在板凳上,并将朱俊龙提升至四号位。这一变阵不仅未能限制沙特归化后卫拉赫曼的单打,反而让男篮的后场篮板遭到惨痛失利。倘若不是在最后时刻赵睿挺身而出,男篮极有可能不敌沙特,首战便惨遭失利。在面对印度时,郭士强显然吸取了教训,始终坚持在场上保持两位大个子。王俊杰的出场时间激增至22分钟,成为三位内线球员中出场时间最长的。此举确保了男篮在场上的高度优势,为接下来的小组赛对阵约旦和淘汰赛对阵黎巴嫩奠定了基础,阵容构架的确定将为球员配置提供更多思路。
其次,面对现实,男篮在五号位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过去的亚洲比赛中,中国男篮的内线一直是其对抗亚洲对手的重要优势,即便在两年前的亚运会上,王哲林和胡金秋两位巨头在内线稳固了我们的防线。然而,这届亚洲杯随着周琦的伤退与杨瀚森的出局,男篮的内线综合实力实际上偏弱。在两场小组赛中,中国男篮的盖帽次数合计为零,尽管胡金秋和余嘉豪拥有不错的身高,但其移动速度不足以有效干扰对手的进攻。我们的传统攻击方式——低位背打,现今因胡金秋的技术限制和余嘉豪的年轻经验而失去了威胁。如今的男篮在亚洲杯上的表现,更多倾向于现代篮球的空间打法,通过投射和高位挡拆来进行进攻。除了澳大利亚能够对我们的战术形成一定限制,其他亚洲球队对这种打法几乎无计可施。未来的比赛中,低位背打和中锋的硬凿策略基本可以排除在备选攻势之外。
展开剩余34%最后,男篮的队伍架构在逐步清晰化。虽然这次比赛并不足以直接造访奥运,但它确实为男篮的未来训练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欣慰的是,经过两轮小组赛的磨砺,男篮的十年球队架构初现端倪。如果杨瀚森被确认是未来十年的核心球员,那么王俊杰、赵嘉义与曾凡博也将成为他们的重要辅助。控卫位置是未来的唯一不确定因素,虽然省队的陈盈骏表现不俗,但他来自其他地区。现年27岁的赵睿还有几年可以打,但未来的控卫之位可能会由赵维伦、朱正以及林葳等年轻球员所占据。其中,21岁的林葳已经在海外打球,经历过锻炼的小林很有可能在未来承担起男篮控卫的重任。
综上所述,在完成小组赛的挑战后,仅凭这些理解与感受,这次亚洲杯之行绝对是值得的。
发布于:福建省一直牛配资-配资平台配资-网络炒股杠杆-网上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