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菲律宾就引进曾在俄乌冲突中大出风头的自杀无人艇与乌克兰展开谈判的消息不断,部分西方媒体将菲律宾此举视为“打造非对称武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中国专家表示,如果菲律宾引进乌克兰无人艇的目的是在南海搅动局势,我们需要对此保持警惕,但菲方若想将乌方这些无人艇在黑海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南海,那是痴心妄想。
无人艇成菲律宾“非对称作战法宝”? 乌克兰《防务快报》日前称,乌克兰驻菲律宾大使尤利娅·费迪夫近日表示,两国正在推进签署国防领域谅解备忘录的工作,该备忘录计划于10月正式签署。报道称,预计下一步将推动在菲律宾启动无人艇的联合生产事宜。《防务快报》称,“菲律宾选择乌克兰负责该项目是因为其在海上无人艇使用方面拥有世界上最丰富、最成功的经验。此外,乌克兰已经拥有经过实战测试的解决方案。”
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透露,菲律宾和乌克兰正在就一项国防合作协议进行谈判,该协议或将重塑马尼拉的海上安全战略。报道称,菲律宾可能会引进乌克兰的Magura V5型远程自杀无人艇,“从而增强马尼拉在南海的非对称能力”。报道称,菲律宾海军部署乌克兰无人艇,将使菲律宾有能力在南海展开“非对称威慑战略”。这些无人艇可用于监视海域、远程侦察,或在“菲律宾舰艇无法与更强大的对手匹敌”的情况下进行集群攻击。由于价格低廉,菲方可以部署更多数量,从而迫使对手在国防上投入大量资源。此外报道还提到,乌克兰可能会向菲律宾提供相关培训和技术转让,使菲律宾有能力将无人装备作战纳入其更广泛的现代化战力建设中。
展开剩余72%西方海军专家萨顿表示,引进乌克兰无人艇,可使菲律宾在南海拥有非对称优势。他表示,乌克兰在自杀无人艇的实际应用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乌克兰有多家公司能够设计、建造水面无人艇并提供相关建议”。报道提到,菲律宾海军的规模相当小,仅由几艘大型舰艇组成:最先进的是韩国制造的3200吨级“米古尔·马尔瓦尔”号护卫舰,配备有垂直发射系统和反舰导弹,其余舰艇主要由老式二手舰艇和巡逻艇组成。
萨顿认为,尽管菲律宾近期采购了数艘军舰,但其数量和火力仍远不如中国。“但正如俄乌冲突所表明的那样,小型廉价无人平台可以重塑海战格局,并创造出削弱常规海军力量的可行途径,这是非对称战争的经典应用。” 乌克兰无人艇性能到底如何 被部分西方媒体吹嘘得神乎其神的乌克兰无人艇,性能到底如何?美国《海军新闻》网站称,乌克兰已经发展了多型自杀式无人艇,它们普遍采用半潜式设计,只有很少部分露出海面,从而大大降低了被发现的概率。这些无人艇具备相当远的航程,通常以低速巡航模式跨越远海,靠近目标时则以超过40节的高速进行撞击,同时引爆艇艏安装的爆炸装置,其威力相当于一枚大型鱼雷,足以一次性摧毁或重创中小型舰艇。
以目前被认为最有可能提供给菲律宾的Magura V5无人艇为例,它长约 5.5 米,宽1.5 米,排水量不到1吨,可携带320公斤的炸药;巡航速度为22节,最高时速可达42节,最大续航里程为800公里,续航时间约60小时。该艇装备有高清摄像头、红外热成像系统、多种导航系统等,具备一定程度的半自主作战能力,在电子干扰强烈的区域,仍可依靠惯导与预设航线完成任务。
Magura V5无人艇在俄乌冲突中屡出风头,先后击沉击伤多艘俄黑海舰队舰艇,包括“伊万诺维茨”号导弹艇、“凯撒·库尼科夫”号大型登陆舰、“谢尔盖·科托夫”号护卫舰等,乌克兰方面称,该无人艇的价格约25万美元,“用它们摧毁价值数千万甚至数亿美元的战舰,十分划算。”
此外乌克兰还基于Magura V5无人艇的模块化设计发展了多个型号,使其能够适应侦察、巡逻甚至防空任务。2024年12月,乌方宣称该艇在克里米亚海域发射R-73红外制导格斗导弹击落一架俄军米-8直升机,并重伤另一架直升机,创下世界首例无人艇击落空中目标的纪录。
专家介绍说,首先是黑海属于封闭性海域,整体风平浪静,适合乌克兰无人艇这样小吨位半潜船的长途航渡;而南海风浪要大得多,即便是排水量几百吨的菲律宾巡逻船也经常因为风浪过大而被迫撤回港口,排水量只有几吨的乌克兰无人艇在恶劣海况下很难出海作战。其次,乌克兰无人艇的突袭,背后离不开北约提供的全套情报支持和通信保障。北约借助乌克兰周边密布的军事基地,提供了黑海周边俄军舰艇活动的详细情报,为乌克兰无人艇的精准突袭提供了关键信息。而乌克兰无人艇的通信能力有限,此前一度因为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拒绝提供相关区域的“星链”服务,乌军被迫放弃无人艇突袭计划。相比之下,即便菲律宾引进了乌克兰无人艇,其在南海附近也缺乏类似的情报支持和通信保障能力,即便五角大楼会在背后支持,但美军在南海周边可用的军事基地也无法与乌克兰的情况相比。
专家认为,更重要的是,乌克兰无人艇成功突袭也与俄黑海舰队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偏弱有关。俄黑海舰队缺乏空中侦察平台,主力舰艇的对海探测能力薄弱,这才让暴露在海面以上部分极小的乌克兰无人艇得到靠近和偷袭的机会。事实上,利用空中平台监视无人艇行踪的技术早已经成熟,新一代反潜巡逻机搭载的先进光电/红外传感器与合成孔径雷达,可以大范围搜寻和精确定位类似潜艇的潜望镜大小的海面小型目标,对付半潜式无人艇也不在话下。近年来中国和美国都推出了具备反潜和海上搜索能力的大型长航时无人机,它们能够不知疲惫地在目标区域上空持续飞行数十小时,持续监视方圆数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而无人艇本身的防御和自卫能力薄弱,一旦被提前发现,现代海军有多种手段可以将其成功摧毁。
此外,专家还表示,如果菲律宾海军使用无人艇攻击他国海军舰艇,将远远超过当前公务船对峙的性质,已属于战争行为,这意味着相关国家可动用更多手段直接消除威胁。
发布于:北京市一直牛配资-配资平台配资-网络炒股杠杆-网上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