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查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检查项目之一,通过对尿液的物理、化学及有形成分进行分析,帮助医生和患者了解人体泌尿系统(如肾脏、膀胱、尿道等)的功能状态,以及排查其他系统疾病(如糖尿病、肝胆疾病等)。
尿常规化验单上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
尿比重(SG)
成人随机尿液尿比重参考值为1.003~1.035,晨尿>1.020;新生儿、婴幼儿随机尿液尿比重为1.002~1.004;儿童随机尿液尿比重为1.010~1.025。
尿比重主要用于了解肾脏的浓缩能力。尿比重升高表示尿液浓缩,常见于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情况。生理性升高由禁水、大量出汗等导致;病理性升高常见于蛋白尿、惊厥、肾脂肪变性、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力衰竭、高热、脱水、周围循环障碍及使用造影剂等。
尿比重降低表示肾浓缩功能减退。生理性降低由大量饮水导致;病理性降低常见于尿崩症、慢性肾炎、急性肾衰多尿期、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胶原性疾病、蛋白营养不良等;肾实质有严重损害时,尿比重一般固定在1.010左右,呈等渗尿,主要见于尿毒症。
如有异常,建议于肾内科寻求进一步诊断。
展开剩余81%尿蛋白(PRO)
尿蛋白定性为阴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正常值为0~150mg。
生理性蛋白尿常见于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功能性蛋白尿,因剧烈运动、高热、寒冷、神经紧张等引起的蛋白尿;二是体位性蛋白尿,脊柱前凸或长时间站立时可出现,此种蛋白尿经卧床休息后可消失,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也可见于早期肾炎;三是摄食性蛋白尿,如注射小分子量蛋白质或一次食入大量蛋白质。
病理性蛋白尿常见于以下四种情况。一是肾小球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等;二是肾小管疾病,如活动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重金属(汞、镉、铅)中毒及应用某些药物等;三是肾脏病变同时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时,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等;四是严重泌尿系感染、急性溶血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
如有异常,建议于肾内科寻求进一步诊断。
尿糖(GLU)
尿糖定性为阴性,定量<2.8mmol/24h(<0.5g/24h),浓度为0.1~0.8mmol/L(1~15mg/dl)。
生理性糖尿见于一次摄入大量糖类、静脉注射葡萄糖、精神过度紧张、情绪激动、妊娠等。病理性糖尿常见于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糖尿病;二是肾性糖尿,见于家族性糖尿、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新生儿糖尿等;三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肿瘤、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垂体瘤、急性心肌梗死等。
如有异常,建议于肾内科、内分泌科寻求进一步诊断。
尿酮体(KET)
尿酮体定性为阴性。
一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尿酮升高先于血酮,故尿酮检查对诊断重症糖尿病极为重要。非糖尿病性疾病尿酮阳性可见于严重饥饿、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子痫、营养不良、剧烈运动、全身麻醉、肾小管功能不全等。
如有异常,建议于内分泌科寻求进一步诊断。
尿胆红素(BIL)
尿胆红素定性为阴性。
尿胆红素检测主要用于黄疸的诊断和黄疸类型的鉴别诊断。胆红素阳性,常见于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
如有异常,建议于肝胆外科、消化科寻求进一步诊断。
尿胆原(URO)
尿胆原定性为弱阳性,尿1∶20稀释为阴性;定量参考值为1~4mg/24h。
尿胆原增多常见于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疸、心力衰竭、肠梗阻、内出血、便秘等疾病;尿胆原减少多见于长期应用抗生素者、阻塞性黄疸等。
如有异常,建议于肝胆外科、消化科寻求进一步诊断。
尿隐血(BLD)
尿隐血定性为阴性。
尿隐血阳性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尿路感染、结石、结核、肿瘤、血管畸形及出血性疾病等,以上疾病的显微镜检查多可查见数量不等的红细胞。而有些情况的BLD阳性,显微镜多查不到红细胞,称血红蛋白尿,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寒冷性血红蛋白尿、大面积烧伤、疟疾、病毒性感染、急性溶血性疾病等。临床上,对于一些临床无症状而BLD阳性者,应注意定期复查。
如有异常,建议于肾内科寻求进一步诊断。
尿液酸碱度(pH)
随机尿pH值为4.5~8.0,晨尿pH值为6.5左右。
生理因素可能会导致尿pH值不稳定。饮食中摄入大量肉类及混合性食物,pH降低;摄入大量蔬菜、水果,pH升高。剧烈运动、大汗、应激状态、饥饿时,pH降低。
病理因素也会导致尿pH值不稳定。pH降低见于代谢性酸中毒、痛风、糖尿病、肾结石、坏血病等;pH升高见于碱中毒、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膀胱炎等。
如有异常,建议于内分泌科寻求进一步诊断。
尿液及其沉渣的显微镜检查
尿液及其沉渣的显微镜检查主要观察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结晶及微生物等,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红细胞:玻片法平均0~3个/HP,定量检查0~5个/μl;白细胞和脓细胞:玻片法平均0~5个/HP,定量检查0~10个/μl;肾小管上皮细胞:无或偶见;移行上皮细胞:无或偶见;鳞状上皮细胞:男性偶见,女性为3~5个/HP;管型:偶见透明管型;结晶:少量(非病理性结晶,如磷酸盐、尿酸、草酸钙等)。
如有异常,建议于肾内科寻求进一步诊断。
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①原则上对排出的尿液可随时做尿液常规检查。
②尽量使用新鲜的晨尿,因夜间饮用水较少,从肾脏排出的各种成分都储存在膀胱中,所以可提高阳性率。
③送检时间应在1小时内,因各种成分会随时间变化,时间过长易造成检测误差。
④住院期间最好留晨尿检查,门诊患者因就诊时间的限制可以保留随机尿液进行检查。
⑤一般留取约10ml尿液,最好取中段尿。
⑥注意避免将非尿液成分带入尿液,如女性患者的白带,男性患者的精液、前列腺液等。
(摘编自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杨赓、冯龙主编的《一分钟看懂检验报告单》)
发布于:北京市一直牛配资-配资平台配资-网络炒股杠杆-网上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